春日的珠海,绿意涌动、鸥鹭欢歌。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湿地作为城市与自然的重要联系纽带,其保护与发展正深度赋能城乡绿色发展。4月12日,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第三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在珠海横琴举办。广东省林业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相关领导及协会第三届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代表、特邀嘉宾、获奖单位代表共同出席大会。大会全面总结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成果,部署未来发展计划,审议并表彰多项重要事项。参会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各项报告,并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考察交流。
齐赴湿地盛会 共绘岭南生态新章
广东河网如织、水脉纵横。全省190.68万公顷湿地版图上,既有湛江红树林的“海上森林”奇观、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蓝色家园”,也有滨海湿地的“候鸟驿站”、粤北山区的“湿地秘境”。万千风情的岭南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更是“绿美广东”的绿色根基。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全市湿地总面积超过4万公顷。
会上,广东省林业局湿地管理处处长代欣披露了全省湿地保护“成绩单”,目前,全省已建成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43处、国家湿地公园27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共开展了42处“小微湿地+”试点建设。代欣还寄语协会以“链”促创,激发科技动能;以“链”聚力,深化行业协作;以“链”传声,凝聚社会共识。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邱烨分享了湿地保护的珠海实践。珠海新营造红树林522公顷,修复红树林超过156公顷,既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水松林斗门竹洲岛森林沼泽湿地,也有集中连片的淇澳红树林湿地;既是中华白海豚的乐园,更是百万候鸟的迁徙驿站。接下来,珠海将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湿地之都、全国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是广东省湿地保护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务湿地保护行业、团结湿地保护力量,链接主管部门、科技领域、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平台。
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秘书长张春霞汇报了协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她介绍,协会的年度亮点工作包括承办广东省2024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展2024年广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并完成了开展自然教育、征集宣传案例、探索湿地保护共建网络、创新打造视频和文创等宣传产品等工作。
“湿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携手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书写更绚丽的湿地篇章。”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林寿明现场表示,2025年,协会将打造“政府信得过”的行业标杆;构建“行业离不开”的服务平台,包括持续推进团体标准制定、扩充专家库至百人等;践行“会员真需要”的初心使命;凝聚“全民齐参与”的社会共识,推广可复制的“广东湿地保护经验”。

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林寿明作大会总结与展望
会上,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范航清以《目前我国红树林管理的一些误区与建议》为题,提出整体提高我国海岸带景观和近海生态环境质量,带动全世界的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等“六策”。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进行主题分享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林业局指导,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主办,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珠海大横琴琴建发展有限公司、羊城晚报绿美广东融媒体工作室协办,并得到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如春生态集团有限公司、鑫亚生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的支持。
会上,《协会团体标准建设发展规划》和第三届届中增补及变更理事名单经投票通过审议。
现场发布了《“湿地生活家”自然科普册》和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优秀案例。此外,有关嘉宾为2024年第二届湿地保护科技奖、2024年度优秀会员单位和优秀个人会员的获奖者们进行颁奖,为协会专家库专家颁发聘书,并为2024年度团体标准编制单位颁发证书。

颁奖仪式现场
漫步横琴湿地 谱写生态科普新篇
会后,代表们走进横琴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现场考察与交流。
15年前的横琴岛西岸滩涂遍布、草木稀疏,如今已成为黑脸琵鹭、欧亚水獭和小灵猫等野生动植物的幸福家园和联通粤澳的科普乐园,承担着生态保育和科普宣教的功能。

鸟类专家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讲解
在湿地公园里,淡水浅塘映照着涉禽觅食的倒影,路边木头展示真菌生长过程,自然教育径和观鸟屋等丰富的设施,串联起自然解说体系和自然教育课程体系。代表们纷纷表示,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处集生态保护与科普宣教于一体的绿美宝地,不仅守护了湿地生态本底,更开展了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让生态保护理念深植湾区青少年心中。

代表们考察横琴国家湿地公园
作为绿美广东的“微缩样本”,674种自然生长的本土野生植物、327种自由栖息的野生陆生脊椎动物共同见证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山水蝶变,一幅湿地赋能城市、城市反哺生态的岭南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文|记者 胡彦
图|戚容源
编辑:董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