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二十五周年纪念版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提供
“在我的理解中,小说家是这样一种人,他要在不同的国度与不同的种族间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命运与福祉。”16年前,阿来在一个文学大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的演讲,16年后,这个观点依然掷地有声。

2025年4月12日,“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阿来作品研讨会”将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届时,来自全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围绕阿来历时四十余年的文学创作历程,探讨阿来的文学观、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时代价值,以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当代重量级作家,阿来不仅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主要奖项的获得者。从 1982 年开始文学创作,阿来至今创作生涯已逾四十年,在诗歌、小说、散文、剧作等领域均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机村史诗六部曲》《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寻金记》,诗集《梭磨河》《从梭磨河出发》,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行刑人尔依》,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西高地行纪》《去有风的旷野》《大河源》等。
阿来的作品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诗性的语言、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广博的文化内涵而为人称道,对当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充满寓言性和超越性的写作,关注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所遭遇的共同困境,让经验世界中的边地成为文学世界的中心。作为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阿来将自身的生命经验融入创作之中,以双脚与内心丈量故乡与世界。
本次研讨会包括一场揭幕仪式和三场主题发言。今年恰逢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二十五周年,会议开幕就将举办《尘埃落定》获奖二十五周年纪念版揭幕仪式。三场主题发言上,潘凯雄、白烨、谢有顺、张莉、耿占春、李壮、张学昕、陈福民、丛治辰、敬文东、黄德海、谢锦等评论家、学者都将到场,展开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