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日海智能接待1家机构调研

时间: 2025-03-31 21:23:00

2025年3月31日,日海智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31日接待日海智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日海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主持人日海智能,董事长肖建波,董秘黄云鹏,财务负责人严寒,独立董事黄海明。调研接待地点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云访谈”栏目。

据了解,日海智能控股股东持有股份的无偿划转手续尚未完成。公司在连续多年亏损的情况下,准备通过多种方式扭亏为盈,包括:做好经营管理,加强内部管控,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提高资金周转率,拓宽融资渠道等,还包括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市场、降本增效等。此外,上市公司间接股东华发集团已提供不超过 20 亿元的担保额度来优化债务结构。

据了解,在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主营业务的风险管控和整合,及时清退部分亏损企业,处置存量资产。通信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和营业收入下降致成本上升。

据了解,公司向股东的借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解除质押无关。目前公司没有回购股份的计划,还制定了员工绩效考核等办法以调动积极性。

调研详情如下:

1.您好,请问公司控股股东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2,4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16.67%)无偿划转至珠海九发控股有限公司,公告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进行变更呢?

答:投资者您好,国有股份的无偿划转手续尚未办理完成,如后续公司收到股东单位办理完成股份登记手续的通知,公司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非常感谢!

2.您好!请问公司连续多年亏损,请问有何具体方法来扭亏为盈?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将通过做好经营管理、加强内部管控、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提高资金周转率、拓宽融资渠道等多种方式降低财务风险、提升持续盈利能力,支持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谢谢关注!

3.领导您好!请问公司目前净资产不到1亿且这五年连续亏损,请问有何具体方法来扭亏为盈?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以无线通信模组业务为核心,积极挖掘通信设备和通信工程服务市场潜力,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拓宽模组产品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针对数据中心等非运营商市场进行深耕,努力提高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时,采取多种举措降本增效,强化预算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并优化融资结构,争取以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

4.公司2023年和2024年都是亏损的,打算怎么扭亏

5.领导您好!1作为日海智能的老股东,陪着它一起戴帽到摘帽,其业绩为何连续亏了5年,办企业不就是要盈利,两年前在其戴帽是就问过一样的问题,一直没有实现,公司可是曾经的龙头企业不该这样请问有何具体方法能让其扭亏为盈?2目前净资产不到七千万了,如果再亏就资不抵债了,这个是股东朋友很担心的,请问为了避免资不抵债,从而引发戴帽退市等。公司后面有何具体方法去做好去自救?如何落实到位?谢谢

6.领导好,请问公司近期向公司股东借款3亿元,是用于解除质押吗?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向润良泰申请借款额度主要系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借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解除质押无关。谢谢关注

7.通信工程服务的毛利率有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通信工程服务业务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通信服务行业竞争加剧,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人力和生产成本等边际规模成本上升。谢谢关注!

8.您好,请问公司的债务较高,有没有具体措施来降低债务?

答:投资者您好,上市公司间接股东华发集团已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0亿元的担保额度,上述举措有利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感谢关注!

9.请问公司对亏损业务有整合计划吗?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持续加强对无线通讯模组、通讯设备、通信工程服务三大主营业务的风险管控和业务整合,及时清退部分亏损企业实现瘦身,处置存量资产回收资金,落实优化整合、降本增效、规范运营及内控管理工作。如相关事项触及信息披露义务的请以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感谢关注!

10.请问公司近期有回购股份计划吗?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没有回购股份的计划,谢谢关注!

11.领导您好!请问公司目前净资产不到7千万且这五年连续亏损超20个亿,中小股东也很担心,请问有何具体方法来扭亏为盈?公司有没有奖惩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聚焦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采用多种方式降本增效,公司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良性运转而努力。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核心骨干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公司制定了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感谢关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