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理工学院:创新雷锋连建设模式,绘就志愿服务育人新画卷

时间: 2025-03-31 10:08:00

  2004年4月,在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传承中,南阳理工学院率先成立全国首个高校“编外大学生雷锋营”。历经二十年砥砺发展,这支青春方阵已从最初的71名先锋队员,壮大为拥有1300余名志愿者的“学雷锋”主力军,逐步构建起“招募-培育-实践-激励”的全链条育人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4+4+4+4”工作模式。2025年3月5日,学校更是成立“南水情”“报春晖”“小桔灯”“青益起”四大特色雷锋连,将雷锋精神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时代实践,让志愿服务成为最具活力的“行走的思政课”。

  “报春晖”:科技赋能银龄守护,智慧助老跨越鸿沟

  “报春晖”特色雷锋连聚焦数字时代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组织师生志愿者深入周边社区及敬老院,创新打造“智能云守护·暖心夕阳红”服务品牌。志愿者们化身“数字桥梁”,通过“一对一”教学帮助63位长者掌握视频通话、线上挂号、智能门锁等设备使用技巧,同时还为老人们提供生活陪伴、健康咨询、清理打扫等多种服务,累计服务老人400余名,服务时长超300小时,让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智能云守护·暖心夕阳红”服务团队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省赛金奖。

  “小桔灯”:双轨育人点亮童心,精准托举折翼天使

  “小桔灯”特色雷锋连聚焦少年儿童,以“点亮童心·相伴成长”为宗旨,创新打造“兴趣育人+精准帮扶”双轨服务模式。志愿者们陪伴孩子们开展兴趣小组、举办文体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针对特殊儿童群体,服务队与1所特殊教育学校和1个专业康复机构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成长档案跟踪系统”,记录每位儿童的认知发展曲线,与家长反馈交流,累计服务时长645小时,覆盖人数100余人,初步形成“常规服务+主题活动+个案跟踪”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其中“拥抱来自星星的孩子”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南水情”:守护生命之源,书写绿色答卷

  “南水情”特色雷锋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创新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展板展示、手册发放、主题宣讲等立体化宣教形式,聚焦校园环保实践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两大核心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2025年3月15日,团队联合南阳市渠首青年宣讲团成功举办“在渠首,读懂人民江山”水故事分享会,通过鲜活生动的南水北调移民叙事,深化师生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政治意义、生态价值和移民奉献精神的理解认知,有效凝聚起守护生命之源的思想共识。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雷锋连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河南省金奖。

  “青益起”:三维联动微服务,城市治理显担当

  “青益起”特色雷锋连创新打造“文化传承+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志愿服务体系,打造“三维四岗”实践模式。在南阳汉画馆、医圣祠等文化地标开发“沉浸式”导览服务,让文物“活”起来;组建“城市啄木鸟”志愿服务队,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2万余辆次,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1000余次;建立“家电医院”民生服务点,累计维修老旧设备327台。近两年为世界月季大会、华人篮球赛和央企进南阳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1100余人次,赢得主办方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

  薪火相传几十载,青春筑梦新征程。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南水情”将持续浇灌生态文明之花,“报春晖”将深化智慧助老服务体系,“小桔灯”将打造儿童成长护航机制,“青益起”将创新社会治理协同模式。这支传承雷锋精神的南工青春方阵,正以向上的人生姿态和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续写“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作者 白林驰 尹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