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古典质地雕刻人性力量

时间: 2025-04-02 04:11:00

【近作速览】

短篇小说《神速》(刊发于《北京文学》2025年第2期)

以古典质地雕刻人性力量

作者:张颐雯(《北京文学》编辑)

徐皓峰的《神速》很短,总共不到六千字。开篇一段写道:“吴妈在院中哭,临着何思思的窗。”两个主要人物就此登场。故事从富家小姐何思思与自梳女吴妈的主仆关系铺展开来,延伸出了吴妈与她的少年情郎、何思思与自行车手陆滨逊、陆滨逊和他的同村女仔、女仔与白人车手这些真真假假、轻重不等的情感故事,附带着吴妈和陆滨逊、何父和吴妈这些似乎不值一提的小事小情。有的笔墨稍重,更多则一笔带过,若隐若现,乍看如一幅粤港风情画,细读下来却令人难以尽述。

小说语言克制、安静,去掉了心理描写,用传统白描笔法贯穿始终,我们可以从中直观地看到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大大小小的人物关系。最重头的一段情感,也不过是何思思看着在武馆疑似入睡的陆滨逊,看了三个小时,而此时“他的倦容,没了福薄相,一副好五官”。小说没有顺着这句话去发展出一个故事,而是等他醒来,拿了啤酒钱就走了。陆滨逊原本是个“身板矮,脸瘦得凸颧骨”的“非福相”,这样一句对人物样貌的改写却道出了何思思的百感交集。而最小的一件事作者也没有忘记交代。在小说结尾处,开篇中那哭泣的吴妈又被接回了何府,因为“传出去遭笑话”,需“攒个大错再开除”。小说至此前后呼应,完美达成。

我们现在习惯阅读的短篇小说,多有着西方舶来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一个故事两三个人物,精雕每个人物的曲折内心,结尾一个转折高潮便成了一篇不错的作品。而徐皓峰的小说却区别于我们惯常见到的那些作家作品。他将若干大大小小的事情凭空说来,各色各样的人物一个个摆在那里,传统的笔法、古典的生活方式成为小说的主调,最终将看似芜杂的现实世界与超凡脱俗的中国式哲学融汇在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在小说时明时暗的叙述里,为了得到爱或者得到钱,每一个人都在相互投入感情,再相互背叛,费尽心机。而女主何思思却令人喜爱,她单纯而无知,却是最有力量的。她听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行动,并与他们一起行动,同时,自始至终相信他们。

小说的古典质地来源于它的语言、结构、背景和传统,更来自这个相信众人的何思思。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