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心田

时间: 2025-04-09 09:48:00

近日,在丹徒区宜城街道瑞泰城市花园“宜之家”门口,由居民自编自导的普法情景剧《彩礼风波》引发阵阵掌声。“法律鼓励婚事简办、新办,树立优良家风。现在国家提倡‘零彩礼’‘低彩礼’,别因为高额彩礼影响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剧中“法律明白人”用接地气的方言解读法规,让群众会心一笑,纷纷点赞“这样的文明戏既解心结又长见识。”

古槐树下立新约,文明婚俗润无声。去年七夕节,宜城街道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启用,12对新人在老槐树下,一起发出文明婚俗新风倡议:“提倡移风易俗,主张婚事新办;抵制奢靡之风,拒绝铺张浪费;传承优秀传统,树立良好家风。”融入传统婚仪精华,通过“减流程不减仪式感”的现代演绎,让“婚事简办”既有文化厚度又有时尚温度。近年来,宜城街道通过法治引领、制度创新、阵地建设“三管齐下”,让移风易俗的春风吹拂城乡每个角落,绘就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生动图景。

“用200积分换粮油,简办婚礼既省钱又光荣!”今年1月,西麓村村民刘家国拎着积分兑换的大米和油笑逐颜开。“按村里旧俗,婚宴至少要摆 30桌,每桌酒菜成本1200元左右,还要请婚庆公司搭舞台、放烟花,总花费预计6万元。”老刘一家正是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决定响应移风易俗号召,带头在村里“幸福院”简办婚礼。从桌数减少到菜品调整,同时创新婚礼现场环节,节省了近2万元。作为全国文明村,西麓村创新“积分制”管理,将红白事简办、拒绝高额彩礼、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等文明行为纳入“积分制”量化赋分,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物资,形成“比文明、攒积分、得实惠”的良性循环。“积分制”推行以来,村民户均红白事支出下降35%,环境整治参与率达98%,村里每年文明积分累计兑换生活物资价值20余万元,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在长安社区红白喜事大厅,一场10岁生日宴正在进行。“这里靠着家,亲戚过来比较方便,同等档次都比城里酒店便宜700元一桌,场地、水电还免费!桌子上的菜堆得放不下,经济又实惠。”从农村转为城市的居民们不再为办事的场地发愁,一桌饭从300元到800元不等,大大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

文明乡风见真章,榜样引领新风尚。今年清明,宜城街道倡导“绿色缅怀 文明祭扫”,各村(社区)运用多种形式引导群众用鲜花、丝带等环保方式祭扫,同时设置集中焚纸区,既尊重传统习俗,又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街道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宣讲活动,用乡音乡情讲述身边故事,传递着新时代移风易俗的文明理念,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内生动力。

从“比排场”到“比文明”,从“要面子”到“重里子”,移风易俗让老百姓省下了“面子钱”,攒起了“幸福账”。宜城街道正用文明乡风描摹着新时代的幸福图景,让传统美德在创新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