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触摸千年文明的温度 “探源早期中国”公益考古研学项目启动

时间: 2025-04-01 19: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雅 通讯员 张柳馨

4月1日,“探源早期中国”公益考古研学项目发布会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

作为中华早期文明孕育发展的核心区域,黄河流域承载着早期中国文明形态的演进密码。二里头遗址是“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性遗址,本次公益研学项目以二里头遗址为原点,辐射中原地区十余处早期文明遗址,参与者将探寻贾湖骨笛、庙底沟彩陶、二里头青铜器等文明地标,沉浸式体验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千年跋涉。

据悉,本次文明探源研学项目为期14天,结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周边丰富的早期中国文化遗址资源,设计沉浸式、特色化、定制化的考古体验。将授课场景从展厅延伸到考古工地,前往大遗址现场,通过‘打破考古围墙的物理界限,打破学术研究的传播壁垒,打破文明认知的时空维度’的创新专业的考古研学模式,让守护文化遗产从专业使命转化为全民行动,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活动现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公布了本次公益考古研学活动的参与办法,评审组在所有报名者中进行严格的筛选(招募条件及报名方式详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公众号),最终将有10位体验官成为“文明探访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如何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如何让公众真正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本次项目的班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老师以“学术搬运工”自喻,回顾了二里头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并阐释了公共考古的意义:“考古不仅是田野里的手铲与探方,更是与公众对话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研学,让每个人都能触摸文明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