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末年时期,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农民起义是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不仅仅在规模上庞大,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颠覆,是以前的农民起义所没有的。更为恐怖的是,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甚至是存在了13年之久,从1851年到1864年,这13年中,清军不断的围剿太平天国,直道1864年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这才标志着太平天国灭亡,不过这还不是太平天国最后一支军队。

在1872年的时候,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这样一来,太平天国的影响才彻底消失。不可否认,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洪秀全是很厉害的,能够与清军抗衡达到13年的时间,绝非易事。
当时的清朝虽然岌岌可危,但是在平定太平天国中,立场还是很坚定的。此时的清朝已经走了下坡路,但是为何太平天国会以失败告终呢?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洪秀全等人的内讧,可是这只是片面的说法。

甚至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存在小农思想,局限性太大,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对。这些都不是致命的原因,直道曾国藩给出了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首先说因为内讧的,这种发是不对的,要知道秦末时期,刘邦和项羽就是内讧。

刘邦和项羽一开始是盟友,到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之后到了楚汉相争的局面。不过最终的刘邦建立了汉朝。因此内讧肯定不是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所在,最多这只是太平天国灭亡的一个原因而已,根本不会导致他们灭亡。
刘邦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王朝,那么为什么洪秀全不能呢?曾国藩在晚年时期,对太平天国进行了评价。要知道洪秀全要比明末时期的李自成搞的还要厉害,为什么洪秀全最后却郁郁而终呢?曾国藩晚年时期写出了《讨粤匪檄》。

在《讨粤匪檄》中,曾国藩说出了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所在。曾国藩在《讨粤匪檄》认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触怒的不是皇帝,而是整个统治阶级”。可以说曾国藩一语道破。

这里的统治阶级指的并不是皇帝,而是那些垄断商人,士大夫文人集团等联合组成的利益集团联盟,其次还有更为重要的地主。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就是给地主家里打工的。这些人代表了经济运转和文化舆论主导。
要知道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根本没有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真正认同。这样一来,太平天国就埋下了灭亡的伏笔。《讨粤匪檄》中记载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之后,开始占了上风,于是就开始“砸孔庙,毁佛像”等等败坏纲常伦理的举动,这让人们感到非常失望。同时太平军还排斥几千年来尊崇的儒家,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百姓站在清军一边,总之太平天国的灭亡,绝不是简单事。